第3课土地改革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推行
1.土地改革是什么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______________还没进行土地改革。
全国土地改革前,______________紧急妨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进步。
广大农民迫切需要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土地改革的过程
开始标志: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
具体手段: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______________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______________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结果:到__________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区域外,全国国内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易混易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土地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并没使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仍是私有制,土地由地主私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2.到1952年底,全国国内已经全部完成了土地改革。
提示: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区域外,全国国内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问题考虑】
怎么样认识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点?
类别 名字 | 不同的地方 | 相同点 | ||
土地占有者 | 地主阶级与农民的关系 | 商品分配封 | ||
建土地所有制 | ______________ | 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多数劳动成就 | 土地归______________所有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______________ | 地主和农民一 |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就 |
2、土地改革的意义
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国内存在2 000多年的______________规范,消灭了______________阶级;______________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这使人民政权愈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__________。
3.农业生产获得飞速恢复和进步,为国家的______________建设筹备了条件。
【问题考虑】
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谈谈为何要废除封建土地规范。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规范紧急妨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进步,只有废除这种规范,把土地分给农民,才能真的调动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进步,
从而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概括】
[来源:学。科。网Z。X。X。K]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规范改革,健全承包地‘三权’分置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开始的标志是
A.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B.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领会议
D.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2.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
A.贫苦农民 B.常识分子
C.领导干部 D.工人
3.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下列不会出目前这一法令中的规定是
A.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没收地主的土地
C.分给地主同样的一份土地
D.土地收归国家所有
4.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最能体现土地改革根本目的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打造了土地公有制
C.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筹备了条件
D.废除去封建土地规范
5.1952年底,国内彻底摧毁了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规范,消灭了地主阶级。这主如果由于拓展了
A.辛亥革命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土地改革
6.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28%,1952年比1949年增长42%,农作物产量飞速达到和超越历史最高水平。致使该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C.和平解放西藏
D.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土地改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次意义非凡的历史大事。以下对其意义的表述,较为完整准确的是
①摧毁了封建土地规范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③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④打造了土地公有制[来源:Z|xx|k.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1950年12月25日要分地了,他们一大早就高开心兴地来到洒满他们汗水的田里,等着乡政府干部的到来。当看到写着自己名字的木牌子立在田间地头时,一些人禁不住泪流满面。”这段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
C.抗美援朝胜利 D.西藏和平解放
9.土地改革是国内消灭封建剥削规范的深刻社会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内进行土地改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反国家分裂法》
10.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中,人民政府对待地主的态度是
A.将土地全部没收,分给农民
B.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
C.没收地主土地,同时也分一份给地主,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D.出钱赎买地主土地
11.“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或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了,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这场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暴风骤雨”就是土地改革。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公有到私有[来源:Zxxk.Com]
C.由私有到私有 D.由公有到公有
12.“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收获就是政治上的。”该材料中土地改革的“主要收获”是
A.达成了土地资源公有化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筹备了条件
D.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3.土地改革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区拓展的土地规范改革。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下列对土地改革最后胜利缘由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
B.中共的领导和农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C.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大提升
D.落后的封建规范妨碍了农村经济的进步
14.下面是某班采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三份资料。他们研究的历史主题是
A.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何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由于中国原来的土地规范极不合理。……这就是大家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样的情况假如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可以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可以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达成的可能,人民就不可以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根据A第一条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进步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大家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在是我们的土地上耕耘和收成,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升。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一中的“原来的土地规范”有哪些消极用途?“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紧急妨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解放农村生产力,进步农业生产,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出了什么事变化?
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说明土地改革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飞速恢复和进步。[来源:Zxxk.Com]
素养解析
土地改革是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要紧手段。下题综合考查对土地改革的学会状况,其中第问通过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土地改革前后的变化,从而培养历史讲解的能力。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需要,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至1953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背景篇——土地规范深恶痛绝】
材料一
材料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哪一经济规范有关?针对该规范的弊病,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手段?
封建土地剥削规范。土地改革。
【政策篇——有法可依目的明确】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进步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开辟道路。
材料二源于哪一部法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改革篇——土地易主欢欣激励】
材料三
上面漫画与哪一事件有关?请你结合所学常识,设想一下,农民回家乡后,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土地改革。分到土地、农具、房子,不必向地主交租等。
【意义篇——农民翻身巩固政权】
结合土地改革的意义,剖析材料二中土地改革的目的达成了吗?土地改革的完成使人民政权愈加巩固,请再列举两项巩固新生政权的手段。
达成了。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